立冬,冬季的第1個節氣,
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稱四立,
都是農曆上表明一個新季節的開始。
 
追根溯源,
古人對立冬「立」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,
是建立、開始的意思。
 
但「冬」字就不那麼簡單了,
在古籍中對「冬」的解釋是:
「冬,終也,萬物收藏也」
 
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,
收藏入庫,動物也已藏起來准備冬眠。
 
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,
由於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,
所以一般還不太冷。
 
晴朗無風之時,
常有溫暖舒適的「小陽春」天氣,
不僅十分宜人,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。
 
但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,
常頻頻南侵,有時形成大風、降溫並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。
 
劇烈的降溫,
特別是冷暖異常的天氣對人們的生活、
健康以及農業生産均有嚴重的不利影響。
 
注意氣象預報,
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搞好人體防護和農作物寒害、凍害等的防禦,
顯得十分重要。
 
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,勞動了一年的人們,
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,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。
 
在食俗方面,
立冬則有吃餃子的風俗。
 
十月立冬,又叫“交冬”,
古人認為天轉寒冷,要補充身體營養。
人參、鹿茸、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,是較流行的補冬方式。
也有的中藥店推出十全大補湯,
即用十種滋補的中藥燉雞或其他肉類做成的補品。
 
「冬季進補,上山打虎」
形象地說,頭年冬天好好進補,
第二年就可以上山打得老虎。
 
冬令進補的意識,
在我們國家可謂是深入人心,
 
在台灣,立冬這一天,
街頭的羊肉爐、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。
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、四物雞來補充能量。
 
 
圖  說:歐石楠(Erica carnea)
 
延伸閱讀:
<立冬>
 
<立冬養生>
 
<台灣好食-立冬>
 
 
資料來源:網路資料、書籍
 
arrow
arrow

    websitet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