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一個個小燈籠,天然又別緻,
掛在枝上,迎風搖擺,可愛!


酸漿果

別 名:燈籠草、紅娘果、天泡草、苦蘵、
    黃金莓、黃姑娘、掛金燈、洛神珠、飛莎栗

學 名:Physalis angulata
英 文:Cut-leaf Ground Berry、Annual Ground Berry
原 產:南美洲


茄科,一年生草本、蔓藤植物
台灣全島低海拔之山野、田園及荒廢地間。

夏秋開花,花冠淡黃色,
五瓣,花藥黃色或淡紫色。

果萼球狀,橙黃色,酷似燈籠,
漿果光滑球形,直徑1公分左右,可吃。
藏於果萼內,被膨大的宿存萼片所包被。

酸漿是一種特殊的民俗植物,
不僅在中國的本草綱目中被登錄使用,
在其他各國也被利用為特用草藥。

大者為酸漿,小者為苦蘵,
生食只有生番茄的口感與澀味。

老一輩的人都俗稱「博仔草」,
生吃味道帶有酸澀味,不甚討喜,
但外型特殊,常用來甜點或餐點裝飾,
加工後,卻去除澀味,保留原始酸果香!


用 途:
切花、食用、藥用


延伸閱讀:
<介紹民俗植物--酸漿>
http://book.tndais.gov.tw/magazine/mag35-3.htm

<苦蘵>
http://ltrc.tnc.edu.tw/modules/tadbook2/view.php?book_sn=4&bdsn=529


資料來源:網路資料、書籍
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377335789033563&set=a.362784920488650.1073741842.219004544866689&type=3&permPage=1

arrow
arrow

    websitet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