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紅藜,
豐美如稻穀般低頭彎腰,
細緻的下垂感,柔美寫意而五彩繽紛。

傳說...

魯凱族與排灣族有相似的藜麥故事,
在遠古世界,分為地上界和地下界。

地下資源豐富,地上貧瘠困乏,
有人將指甲間藏小米,耳朵藏樹豆,
兩手拿著藜、芋頭及番薯,
將植物種子帶到地上界使其生長。


賽德克族的傳說則與彩虹橋有關,
族人死後會朝靈魂之橋--彩虹橋走去,
真正勤勞的男人或女人,手上沾有藜麥的汁液,
可通過彩虹橋,抵達靈魂的故鄉安息。

但如果生前懶惰不做好工作,就必須回頭!
行走遠路,受盡折磨後才能到靈魂的故鄉。


紅 藜
花材名:柔麗絲
別 名:藜、紅藜、灰滌菜、
    金鎖天、台灣藜麥、彩虹米

學 名: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
英 文:Lamb's Quarters Goosefoot
原 產:台灣,熱帶亞洲

藜科,一年生草本,
株高約 1~2 公尺,莖紫紅色或有紅色縱紋。

穗狀花序,
春至夏開花結果。

種子橫生,果實穗狀下垂,
長可達1公尺,顏色繽紛多變。


紅藜似花,實非花,
而是紅藜成熟時所結成長長的穗。

雖稱為紅藜,
卻不一定是紅色的,在未成熟時是綠色的,
成熟後可能是紅、橘、黃色,甚至帶一點紫色。


用 途:
切花、食用或藥用。

幼苗、嫩莖葉和花穗,
可炒食或煮湯,亦可醃漬。

果穗可釀製小米酒、酒麴,
亦可去殼烘乾製成紅藜米,
或磨粉加入麵粉做成麵包、餅乾等加工品。

富含蛋白質、鈣、鐵、鋅、
鉀、必需胺基酸、膳食纖維、
以及有機礦物質硒、鋅及鍺等,
營養價值高,被視為「穀類的紅寶石」。

古印加人把藜麥稱作五穀之母,
聯合國大會宣布2013年為「國際藜麥年」。

臺灣主要種植者是原住民,
除了蘭嶼的達悟族之外,幾乎各族都有種植。

排灣族語為 djulis,
漢人可能直接取其諧音將其稱為「柔麗絲」。

目前在臺灣的花藝設計中已經備受重視,
國外已有人將此作物當成園藝觀賞專用植物。


延伸閱讀:
<寶春師傅的百寶箱 紅藜篇>
http://life.chinatimes.com/LifeContent/140602/20110924000576.html

<台灣藜麥、紅藜 Taiwan Quinoa>
http://blog.taiwanquinoa.com/

<穀類的紅寶石>林務局
http://www.forest.gov.tw/ct.asp?xItem=41388&ctNode=1787

<2013國際藜麥年>
http://www.fao.org/quinoa-2013/zh/


資料來源:網路資料、書籍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369008049866337&set=a.362784920488650.1073741842.219004544866689&type=3&permPage=1

arrow
arrow

    websitet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